二、色彩再现的评价 色彩的复制再现,有三种不同的概念:一是物理意义上的色彩再现,要求再现色彩同原稿色彩在每一色点上的光谱分布都完全相同。而印刷品是供视觉观赏的,要求达到物理意义上的同谱色彩再现,是难以实现的,也无多大必要。二是色度学意义上的再现,使印刷再现图像同原稿色彩点在色度上一致或接近,即异谱同色效果,这是现实客观评价色彩再现的量度标准。三是心理意义上的色彩再现。即印刷再现的色彩,在色度上同原稿色彩可能有些差距,但在色彩效果上却可能达到视觉心理的满足,这里加入了主观评价因素。
由于印刷材料(纸张、油墨等)色度表现特性的欠缺,分色复制手段与器材性能的不完善,以及印刷再现方式本身表现彩色的不足,现实的印刷科学技术,尚不能做到忠实还原原稿或是原景物的所有色彩,即使其可再现的部分,也达不到忠实还原的程度,只能是相对地接近。这就给印刷品色彩再现质量的客观评价带来一定困难。只能从印刷品对原稿或原景物色彩接近程度上,通过色度测量的结果加以比较。在相似与不相似之间,掺入人们对色彩视觉心理要求即心理上的再现程度,才能对印刷品色彩再现作出综合而全面的评价。
如果就印刷色彩对原稿色彩的再现的接近程度,来设定客观技术衡量尺度标准,应当包括:印刷油墨色彩再现范围的测量检验,印刷灰色平衡再现的测量检验,印刷色彩对原稿色彩绝对再现精度的量度检验,以及相对再现程度的测量计算。
1.灰平衡再现的测量评价。灰色的印刷再现是决定色彩复制能否准确再现的先决条件。原稿或原景物的中性灰色层次是否在印刷品画面上得到中性灰色的再现,或者制版所依据的三色灰平衡网点比例是否印后也达到了灰平衡再现,对三个原色版的制版网点比例和印刷墨层密度及网点增大数据的控制起决定作用。灰平衡再现,是衡量印刷画面整体色调与评价色彩的主要客观技术标准。
衡量灰平衡印刷再现,可以用彩色密度计测量印刷品附设的三色中性灰梯尺,或者测量画面中应该是中性灰色层次的三色光密度,以三色光密度相等作为客观技术评价标准。如果用观察来代替评判,需在光源与环境色温十分标准的条件下,用标准的中性灰色块,同印刷画面中的灰色层次进行比较。
如果原稿的整体色调正确,其中性灰色层次是要作忠实复制与印刷再现的。最好的测量依据是同原稿一块(或者同一比例数据)做分色复制与印刷再现的三色灰梯尺,测量其三色油墨网点压印的各梯级,如能达到三色光密度相等,则其中性灰色再现是准确的。如果有一色光密度偏高,说明整个印刷画面偏向其相反颜色。
如果印刷版面上不能设置灰平衡梯尺或测试条,而原稿的灰色层次要求忠实复制再现,也可以选取原稿上最接近灰色(不一定是三色光密度等量的中性灰色)的层次,测其三色密度,若其三色光密度不完全相等,可计算出某色光密度超出部分在三色平均密度中占的百分比。然后,再去测量印刷品上同一层次点的三色光密度(两密度计的滤色片参数要一致),同样计算出其偏色密度在三色平均密度中的百分比,同原稿作一比较,即可判定印刷品的灰平衡再现状况。但在印刷成品上,由于有黑版的掩盖,不如测量三色灰梯尺作出的评价更为准确。
如果原稿本身存在色偏,在复制时作了灰平衡调整,为了检验其调整复制后色彩平衡与灰色平衡再现的准确程度,只能在印刷品画面中,选取原景物应该是中性灰色的层次点,测其三色光密度,按其三色光密度数据误差的多少,判定其次平衡调整复制与再现的准确程度。
当灰平衡出现误差时,可沿着三色墨层实地密度,三色网点印刷增大、印刷色序、三色墨层叠印效率、中间工序的三色网点演变,以及电子分色加网灰平衡数据等这样的线索和顺序,逐级查找其偏差出在那里。
2.色彩再现评价。印刷油墨的色度特性和印刷所能达到的墨层密度,制约着印刷画面的显色范围,也制约着印刷再现色彩同原稿色彩的差别或接近程度。要对产品作出较客观的色彩再观评价,需要首先测量其三色油墨的色度特性与印刷墨层密度,并描绘出其所能达到的显色范围。如果其显色范围较大,其印刷画面的色彩,也就有可能接近再现出原稿色彩。如果其显色范围较小,印刷画面色彩同原稿色彩的差距必然较大,色彩再现误差也大。并且,通过显色范围的测试描绘,可预示印刷品上一些典型色彩的再现程度以及叠印颜色效果、光泽度效果等。老实测印刷品墨层颜色存在着差距,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客观衡量评价标准。